阿妈的每一天都在黎明后的晨曦里溢满檀香味的佛堂中开始。
阿妈的每一天都在黎明后的晨曦里溢满檀香味的佛堂中开始。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淡黄色窗纱后的玻璃窗射进阿妈的佛堂时,阿妈早已在佛前供奉当天第一道清水,点上散发出檀香木味道的藏香,续上新的酥油灯,然后站立着面向佛龛双手合十,按着举过头顶、下至额头、再到心口的位置,依次停留片刻的固定方式深深地磕拜下去,一次又一次,直到阿妈心里定下的那个数字达到为止。
阿妈年纪大了,磕头只能按照跪拜的姿势,如果按照阿妈自己的心愿当然是想能够五体投地地匍匐在佛前一遍遍地拜下去。可是阿妈真的年纪大了,身子重的已经不能随心地采用这样的姿势来表示自己的虔诚。
像这样在清晨起床后或晚间临睡前面向佛祖的磕头敬拜在阿妈的心里是清清楚楚地记着数的。阿妈常说,磕头数积攒到上亿的数字后是可以到自己的上师处启禀存续的,这样存续功德便会成倍地增长,可以带去自己的往生世界。阿妈也常说,财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功德却是可以带去的。我时常觉得阿妈像个孩子一样,却也不忍说些什么。阿妈磕头计算的方式便是时刻不离手的那串连着108颗珍珠的晶莹剔透的佛珠。
阿妈的佛珠承载着阿妈百分之一百的虔诚,每天都在食指和拇指的触摸间热辣辣地翻动着身躯,有时还会发出互相碰撞的脆亮的声音,合着阿妈口中的六字真言时常在我的耳边混响,在佛堂的空气中弥漫……
煨桑
屋顶的桑烟在晨风中飘摇着溢满家的上空,松柏和爬地杜鹃的清馨味便丝丝缕缕地潜入我似醒非醒的梦境。
煨桑也是一种供奉,是阿妈清晨的一次祷告。绣着藏家传统花案的“桑古”,很像汉地乡土人肩上的褡裢。“桑古”也是两头各一个小袋,一个袋里装青稞,一个袋里装糌粑,糌粑袋里还要放一个小匙。当桑烟飘起时,从中取三匙糌粑、三匙青稞撒在上面,嘴里要高喊“桑索罗”,而后在燃烧的桑枝上洒上青稞酒或者“恰古”(砖茶熬制的浓茶)。这就是煨桑了。
阿妈每天都会在屋顶煨桑。桑烟随着风的动向袅袅升起时,阿妈又会走进佛堂忙活起来。
在阿妈的心里,礼佛必须付出百分之一百的诚实和恭敬,这样的虔诚丝毫不能有任何的瑕疵,若不然就会功德减半,甚至会带来因果怨报。这是阿妈始终坚持的她自己的无以复加的真理。
转经筒
阿妈手里不停摇动着的东西叫做“喇果”。“喇果”是一种小巧而又轻便的转经筒。它的高度约有10公分,直径8公分左右,圆形筒身里藏有一卷微缩的藏经。喇叭形的小型“擦杂”用一根8公分左右的细链连在了筒身上,配上一尺来长,直径大约2公分左右的细长木头把子。当转经筒的人在顺时针方向摇动经筒时,随之甩出去的“擦杂”形成惯力便会带动经筒轻轻地转动。转经筒的下面还有一个高1公分左右,口径约有一个大衣扣儿般大的小竹管。小小的竹管下面还有一物叫做“筒”(也就是贝壳)。“喇果”转得多了,竹子磨透贝壳,取下的那个扣儿般大的小贝壳就是转经筒人的一种功德。有的老人会将小贝壳用绳穿了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祈求佛祖将自己的功德分与孩子,保佑着孩子。阿妈给我的是一串小贝壳,挂在手上像个小念珠。我总感觉小贝壳就像护身符一样,因为那是阿妈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啊!
阿妈的转经筒是纯银做的,巧妙的设计透射着精湛,极尽精雕细琢的工艺着实让人爱不释手。随着流行的趋势,阿佳给阿妈的转经筒织了一个套子,紫色与黄色的搭配是阿妈最喜欢的颜色。阿妈每天都会摇着“喇果”去转经。
转经
拉萨的阳光就是喜欢这样热烈地拥抱着天空万里的湛蓝,漫天漫地地铺洒下来。阿妈每天会迎着高原初升的太阳或是沿着布达拉宫、或是去八廓街、或是走上林廓路去转经。
除了围绕布达拉宫一转的“泽国尔”和沿着老城区八廓街一转的“巴国尔”以外,阿妈说拉萨传统的转经路还有三条,沿着大昭寺大殿一周是小转,沿着八廓街一圈是中转,沿着林廓路绕一圈是大转,这样的大转约有十公里路程。这三条转经路,都是以佛祖释迦牟尼像为中心。沿着林廓路的大转是指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近乎要绕行拉萨城大半。像这样的大转藏语叫做“林郭尔”。
阿妈最常去的还是“泽国尔”。那红山之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世间闻名遐迩的宫堡式古建筑——布达拉宫,每天都深情地鸟瞰着雪域众生。那般宏伟浩大的气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她依山而筑,宫宇叠砌,巍峨耸峙,气势磅礴。围绕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宫殿四周,每日嘎吱嘎吱不停转动着几千个金黄色的转经筒,虔诚的信徒用脚步、用身体一次次地丈量着这条洁净的青石板路。阿妈也是这虔诚信徒中的一员。
转过一个早上,晌午时分阿妈会走进那个白塔边的甜茶馆。二磅甜茶,一碗藏面,一个馅儿饼便是阿妈简单的午餐。阿妈不介意这样的简便,阿妈喜欢甚至迷恋这里信徒们手摇转经筒,口念心咒而融合的特殊氛围。
阿妈的背包里总有掏不尽的毛子钱,转经的一路上或是吃饭的当口,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碰上乞讨的人,阿妈从来都是投去怜悯目光的同时递去一毛钱或是更多,这样的布施在阿妈那儿已经是家常便饭。每逢藏历初八、十、十五、二十九等这样的吉日,阿妈便会去寺庙朝佛。朝佛的时候,阿妈也会供奉布施。孩子们孝敬的钱一大半让阿妈这样布施了出去。阿妈总是说这样心安身体也好。哪个孩儿又能忍心违逆阿妈的心愿呢?只要是善举,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做又有何定式呢!
阿妈常说自己过得很幸福,多余的钱与其存着不如帮助别人更有价值。汶川地震的时候,阿妈就曾叫我按照报上捐款的地址寄去了一千元。当我从银行拿回红色的感谢信和收据给阿妈时,阿妈会心地笑了。阿妈的笑容里我品读出了什么叫做善良。
酥油灯
每缝藏历吉日的清晨,阿妈清晨礼佛的重点便是在佛堂供奉百盏酥油灯。
酥油灯是藏族人最熟悉且又最常用的贡佛明灯,已经在人们心中燃兴了上千年。
百盏酥油灯在佛堂的矮柜上长明,火苗熊熊、猎猎、悠悠……凝聚着阿妈无尽善良的祈祷。
我就是在阿妈这样的虔诚和善良中一点点长大的吧!此刻只让我觉得这宁宁静静间,幽幽清清处,每日每日快乐闪动的酥油灯火,只一盏就足以承载阿妈所有的虔诚与执着。
如今阿妈不在了,酥油灯依然闪耀在佛堂中,阿妈的本尊像在佛光中慈目视我,我怎么就觉得是阿妈的眼睛在宠爱加怜惜地看着我呢!
又到藏历十五,我学着阿妈的样子在佛堂的矮柜上点上百盏酥油灯,想象着阿妈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禁不住眼泪簌簌淌流。泪眼模糊中,我看着旺旺的酥油灯火,那灯蕊红芯仿佛此刻内心滚淌的祷文,一句接一句,随着扑朔的火苗,夹在流动的空气中,升腾起,与内心热切的盼望相携而去,兴许就传到了阿妈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