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久多吉:八廓街是留给后世子孙的文化遗产

八廓街

旺久多吉:八廓街是留给后世子孙的文化遗产

   旺久多吉,1949年出生在拉萨,是十世德木活佛的次子,本人也差点成为策墨林寺的活佛。十世德木酷爱摄影,有很多作品传世,而旺久多吉现在是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坐教授,1985年,旺久多吉的摄影作品《古庙里的春天》在北京获第三届国际影展金奖。除此之外,旺久多吉还是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

  我们在一个冬日的午后走进旺久多吉的家,旺多的家现在拉萨的雪新村,一个普通的藏式二层小楼,院门也是那种普通的朱红藏式大门。院子里养着一条藏獒,很威猛,遇有生人来,叫声震天。小阿姨把我们请进客厅,旺多正在书房上网,和QQ上的网友交换文件。听到我们来,旺多从书房里走出,面带微笑,几许顽皮。

  记者:您给我们描述一下您小时候的八廓街吧?

  旺多:那时候的八廓街既是宗教场所,同时也集中了拉萨所有的商业活动。

  记得每年的传召大法会,就在八廓街大昭寺进行,藏历正月初四下午开始,21天,权力交给寺院,寺院内的卫生还可以,但外面不行,几万个喇嘛聚集在八廓街,可想而知。那期间,一般百姓都尽量少去八廓街,因为那个时侯喇嘛们是横行霸道的。

  八廓街南边绕色巷一带,小清真寺的周围是克什米尔伊斯兰商人的社区,藏族人称他们为“拉达卡齐”;八廓街东面是从内地来的伊斯兰商家;北边大部分是尼泊尔商人,藏族人称他们“甲卡齐”,东面是汉族商人(有些北京的商号),南面是回族(喀什米尔来的);大贵族索康府的临街铺面,主要是汉商北京商行;索康府对面,八廓街东口,是西藏第一巨商邦达仓的府邸。八廓街东边的巴朗雪街区,是藏东康巴商人的聚居地;东北方向的吉日巷,是云南商人;小昭寺周围是藏北商人;西边丹吉林周围,主要是青海、甘肃一带的商人。

 

  那时候八廓街里卖什么的都有,包括各式各样的枪,尼泊尔店里还卖手表,有劳力士、英纳格。记得1956年,有个亲戚来家里打麻将,因为太晚了就住在家里,与我一起睡。我半夜醒来发现他赢了一口袋钱,装在一个黄色的袋子里,那时候小嘛,我想报复他一下,谁让他赢我父母的钱。我就偷了一把钱,然后带了一个佣人去八廓街买枪。(说到这里,旺多呵呵地笑起来,想起童年的趣事,他很开心。)

  现在唐卡城对面一大排房子叫冲赛康(意思是看街的房子),当时是驻藏大臣住的房子,清朝乾隆年间颇罗鼐住的地方,后来,好几任驻藏大臣在那里住过,联豫也住过。

  八廓街里的那所有名的黄房子,玛吉阿米,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关。其实,当年是我母亲家里的房子,外祖母在那里开铺子、卖饰品。

  拉萨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有电的,当然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有,像罗布林卡和一些大贵族家里都有电,我们家也有。布达拉宫却没有。到我有记忆的时候,拉萨很多地方都通电了。西藏最早的电站是夺底电站,还有一个变电站就在如今的北京东路上冲赛康的十字路口的东北角,也就是吉崩岗那里,是西藏最早的供电局。

  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老城区逐渐形成了现在以大昭寺、小昭寺为中心的地区。改造前,由于历史久远、建设时间长、规划不规范,加上拉萨市气候昼夜温差大、高原冻害严重的实情,老城区路面破烂不堪、凹凸不平,泥泞难行;消防通道不畅通、设备少,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上个世纪70年代埋设的给水管管径小,水压及水量不足,供水可靠性差,已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一到雨季排水不畅,常造成大面积排水管堵塞;厕所多为旱厕,无法排污,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市容市貌;街巷内没有路灯照明设施,居民夜行不便,夜行摔倒等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高低压电线、通讯线、闭路电视线等各种线路如同“蜘蛛网”,加上线路老化,安全隐患非常大。

  记者:近年来,对八廓街老城区的改造是一个什么样情况呢?

  旺多:八廓街第一次改造是在60年代初,接了露天自来水管,修了下水道,街上还修了几个交警岗亭。第二次是在1972年,那年大昭寺维修。第三次是1985年,规模比较大,把两边的功德林寺拆了,修成了广场。再就是这两年的改造了。

  八廓街全部是藏族传统民居,多是土木、石木结构,这种建筑存在着材质和结构上固有的缺点。房屋尤其是底层特别阴暗、潮湿。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房屋多数墙体开裂,屋顶漏雨,楼板变形,木头大面积虫蛀,而且老城区由于房屋密度大,消防通道不畅,火灾隐患极大。1979年对老城区首次维修改造前调查,90%以上的房屋为危房,其中特级危房有20%。

  八廓街的改造以抢救保护古建筑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重点,坚持“两个必须改造,两个不能改变”的原则,也就是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必须改造;老城区传统建筑的内部设施必须改造,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老城区的整体街巷不能改变;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的外观风貌不能改变。

  前几次的改造,都注意保留了藏式风格,就是后来我们在八廓街改造过程中提倡的“修旧如旧”,这个做法非常好,“修旧如旧”的提法是1989年阿沛老在维修布达拉宫的座谈会上提出的,当时锦涛同志是自治区党委书记。

  记者:八廓街改造之后,您的感受是什么?

  旺多:八廓街做为这个历史名城的主要部位,很多老院子都在维修,并且做为古旧建筑文物进行保护,这可以给后世子孙留下关于历史的记忆。我们说维修八廓街,并不是要恢复过去的那些黑暗的农奴制的东西,而是希望把这些做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八廓街的路面铺了石板,宽了,干净了,下水道也都有了,80年代摆的那些货架子,很乱,现在也没有了,商贩的摊位也都整齐有序。总之,改造后八廓街优点很多。

  记者:有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呢?

  旺多:不理想的地方也是有的,比如,将来拉萨也会通燃气、会装光缆、会有采暖设施,那么从长远考虑,我们的地下管的管径就显得还是有些细,预留的空间不够;另外,八廓街有些楼房是在改造过程中加高的,有些房屋的工程质量差,水泥中沙子含量高,当时,有人把这样的房子称为“沙子新房”。八廓街里也曾出现过新建的混凝土楼房,但很快就控制住了。

  当年拉萨城建局搞了一个城改展览征求意见,我曾建议不要搞以八廓街为中心的放射式发展,要把新旧城分开。从现在看,拉萨的城市建设还是比较合理的。还有,八廓街现在的人口密度比较大,这会给八廓街的生活设施带来不小的压力,八廓街的房子像当年唐山一样,在原址上不断的加盖,这些都是隐患。不过,自治区的领导和拉萨市城建局对这些情况都比较了解,也在想办法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还有一些情况,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比如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整体是土木结构,在建盖时设计有它的通风系统,酥油灯挥发的烟,通过这个通风系统进行循环,可以有效的防止木头生虫,那么,现在使用电灯不再用酥油灯了,防火安全考虑充分了,会不会又有另一种担扰呢?

  再比如大昭寺,大昭寺有个通往卧塘湖的朝圣之门。据大昭寺僧人讲:曾听说这地下有湖,现在这里只有打了水泥砂浆地面的一间房子,堆放着供灯酥油等杂物,没有见过湖水,故未对外开放。可是我清楚地记得:大约在1956年,我的父母带着我和弟弟及一群人到大昭寺朝佛时进了这个门。下了两层台阶,每层台阶大概有十来个台步,就见到大约二百平米的水塘。人们将这水塘称作“卧塘错”。估计这水塘的位置正好在释迦牟尼佛殿底下。记得当时大昭寺没有电灯,底下漆黑一片,大昭寺的僧人用火把、我们家的人用汽灯照明的。那么,我就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下面的水塘还在,这样被完全封闭起来,下面长年不通风,也是一种隐患。

  说到这里,还有拉萨市的垃圾处理厂,在选址上也要依据拉萨的地形条件科学规划,需要考虑拉萨天气,规划需要考虑拉萨不能建在地势高的地方,这样到了雨季,有个渗漏的问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好好进行长远规划的事情。(本文转自中国西藏网)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