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雪域浩雾歌-西藏旅游预订门户网站

青藏线 [!--pingluncishu--]0

中铁五局:雪域浩雾歌-西藏旅游预订门户网站

中铁五局:雪域浩雾歌
 
    “笑傲昆仑问天下何处是雄关?跃马雪域引青藏高原飞铁龙!”2001年6月,当中铁五局3000多名职工跋涉千里,从山清水秀的贵州走进雪域茫茫的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时,就在昆仑山口立下了这样的豪迈誓言。去年10月15日,随着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这支从云贵高原挺进青藏高原的筑路劲旅,兑现了4年前的庄严承诺,向世人展示了贵州建设者的风采。
    智取昆仑

    从50年代初承建共和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始,天兰线、宝成线、兰青线、川黔线、衡广线、宝中线、京九线、南昆线、秦沈线……50多年来,伴随着共和国铁路建设前进的步伐,中铁五局南征北战,参加了70多条铁路干线、支线、复线施工,为共和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建设拉开了帷幕。中铁五局健儿来到神秘的昆仑山,来到青藏铁路第五标段,承担修建世界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第一长隧昆仑山隧道及其垭口两侧47.98公里的施工任务。管段内高寒缺氧、低气压、大风速、强辐射、多地震,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

    开工之初,缺氧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打前站的测工每天要背负十几斤重的仪器奔忙在工地上,上坡时,他们爬几步就得坐下来歇一歇;桥工队副队长田强刚到时,因缺氧引起供血不足,出现过暂时性失明。由于缺氧,工人们劳累一天回来,早已疲惫不堪,可就是睡不着,眼睛刚闭上,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憋得难受;由于缺氧,饭煮不熟,菜烧不好,甚至连方便面也泡不开;由于缺氧,人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功能都受到影响。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指挥部领导反复琢磨,想出了对策。

    2001年8月底,中铁五局青藏指挥部在全线率先建立起加工食堂和食品卫生监督、配送体系;编写了近3万字的《青藏铁路膳食营养指导书》发到基层,并且根据各项目部需要,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的方式,定时将熟食、半熟食及新鲜蔬菜送到各工地食堂;各项目部食堂也很快购置了液化气、高压锅等“高原型”的生活灶具、炊具。在全管段建立健全了以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工地预防站为主体的医疗卫生网点,以“背负式氧气瓶”、“员工宿舍富氧室”、大型医用高压氧舱为主的供氧体系;购买了测氧仪、测毒仪、便携式血氧脉搏仪、心率遥测仪等劳动卫生健康监护设备,在桥头和洞口均设有氧疗室;职工宿舍安放氧气瓶,夜间匀速放氧;洞内施工人员每人还配有背负式氧气瓶,若有不适,可以随时吸氧。这些办法和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寒缺氧的生存难题。

    人,最难耐的莫过于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热血男儿们来到昆仑山上,工作环境恶劣,他们敢于面对;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勇于承受。可他们有许多喜怒哀乐要与亲人分享,有许多酸甜苦辣要向亲人诉说,这些最简单的人之常情,他们不能享有。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有人把亲人的照片放在床头上,贴在手机上,寄托一份感情,一份思念。七项目部青工蒋园把对恋人的思念带到青藏线,工余就写信倾诉相思情,一天一封不间断。2002年初,某新闻单位记者来工地采访,看到他尚未寄出的30多封情书,感慨万分。

    第五标段是全线连续多年冻土区的起点,涉及高原冻土难题最多,科技含量最高,被称为高原冻土施工的“万花筒”。由于铺轨最先到达,这些难题的解决不仅对全线有示范作用,而且对整个工期和质量有决定意义,全线冻土施工的9项科研课题有8项在这里实施。为解决高原冻土施工的技术难题,中铁五局成立了青藏铁路科技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现场科技攻关组。中铁五局副总工程师、原技术开发部部长、首届“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王永义是最早到青藏铁路工地搞调查、收集资料的,也是参与编写青藏铁路冻土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最多的人。为了观察高含冰量路堑的开挖,指导防护层施工和路基分层回填,他天天蹲在工地上,脸晒成了一半白一半黑的“阴阳脸”,手指甲也出现凹陷。由于经常洗不上脸、刷不上牙,他的口袋里总是揣着湿纸巾、口香糖;几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减了5公斤,原本没有任何毛病的身体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症状。然而,正如王永义所言:“能亲身参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的青藏铁路建设,是一生中难得的幸运。”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青藏高原、与祖国的建设事业紧密相连,带领科技攻关组成员,攻克了青藏线建设中的道道难关。

    高原冻土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早年修建的青藏公路,用8磅铁锤一砸,所有桥墩几乎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碎块。五标段的混凝土施工数量有近14万立方米,包括桥、路、涵、隧等工程。由于工程量大,要求特殊,攻关组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外加剂的优选、复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直至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捣固、养护,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等,都进行了研究,仅混凝土的融冻试验,他们就做了300多次,解决了高原多年冻土区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难题。

    “冬天来了,山上的部队撤退了,修路的工人撤离了,牧养的山民也转移了,留在山上的,只有我们。”一位职工回忆起2001年中铁五局在昆仑山隧道冬季施工的情景时,感慨万分。当时,山上近摄氏零下40度的气温,连鸡蛋都冻成了可以把碗敲破的冰砣。施工中,必须做好生产和生活保暖。于是,十几米高的保温大棚,出现在洞门口、拌和站;混凝土是用地炉炒热,加热水搅拌,再用保温车送到工地;望昆至昆仑山进口几公里长的输水管道,全是用电热毯和保温材料包裹着。经过4个多月的冬季施工,中铁五局终于完成了当年铁道部青藏总指下达的计划。

    2002年9月26日,昆仑山隧道提前45天胜利贯通了;2003年初,五标段建成,保证了铺轨按期通过,中铁五局取得了“智取昆仑”的阶段性胜利。

    2003年底,中铁五局健儿又转战西藏当雄,承担青藏铁路二期工程27标段的建设重任。

    环保先锋

    27标段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全长约34公里,海拔在4300?4500多米之间,空气稀薄,气压低、辐射量大,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在这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优先地区,中铁五局职工以自己的行动呵护好每一片蓝天,每一寸绿地。

    进入27标后,他们多次走访当雄县乌玛乡副乡长、援藏16年的畜牧业专家赵学昆,学习高原移植、养护草皮的办法,并专门编印了《草皮作业指导书》,发给每个项目部、作业队和参战人员认真执行。对于铁路两边的排水沟,他们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根据当地小草根系发达、板结力强的特点,用草皮将水沟包裹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皮水沟”。在开挖路基前,他们先将草皮移开,路基修好后再回植到路基两侧、桥墩周围和护坡上。施工用的取、弃土场,一旦用完,他们也立即回植上草皮。回植草皮与天然草场浑然一体,成为青藏铁路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铁路建设施工中,要钻孔桩、筑桥墩、砌沟台……工地上有很多泥浆。泥浆会板结土地,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在内地,工地上有泥浆不是问题,工程完后清扫一下就行了。在这里不行。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不允许这样做。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7标的建设者想了很多办法,从技术上进行革新和创造。在大桥孔桩施工中,他们自行设计制作了泥浆循环系统,将几个大型钢制泥浆池连接起来,利用孔桩内与地面水位的势头差,循环利用泥浆,既可防止钻孔时坍孔,又避免泥浆外溢;还可以将泥浆沉淀后排出清水,运走渣滓,有效保护周边场地。27标的施工现场看不到泥浆四溢,在施工作业场以外甚至看不到泥浆的痕迹。主体已完工的大桥,虽然桥墩保护膜还没有拆除,桥墩下面已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

    中铁五局承建的青藏铁路27标,被树为全线环保示范线,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005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题为《青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三大世界性难题》的消息:

    全国人大环资委暨“中华环保世纪行”最近对青藏铁路建设工程进行专题调研后认为,青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了三大世界性难题。

    保护高原植被、冻土环境和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通过科技攻关,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环境监理制度,目前这些难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地处藏北草原的当雄27标段工地,建设者创造性地把片石护坡水沟改为草皮回植,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回植草皮现已全部成活……

    2005年9月中旬,国家环保审计署对青藏线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环保审计,中铁五局承建的5标段和27标段顺利通过审计。

    大美无言。青藏铁路是一组辉煌的英雄史诗,中铁五局是史诗中精彩的华章。作者: 胡永勤 冯建成


 

文章页数第[1]页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