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戏

山南民俗 [!--pingluncishu--]0

门巴戏

在中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门巴戏恐怕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戏种之一,因为它的观众仅限于大约7800名门巴族人。

  在中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门巴戏恐怕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戏种之一,因为它的观众仅限于大约7800名门巴族人。门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绝大多数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东南部的深山里。其中600多人生活在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四个乡,即麻玛、勒布、基巴和贡日,另外近 7200 人居住在林芝地区墨脱县和林芝县。“门”是指门隅,地名;“巴”是藏语后缀,指人;“门巴”藏语意为生活在门隅的人。


表演门巴戏

 “门巴戏”又被称为“门巴拉姆”,即门巴藏戏,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门巴族聚集区。据史料记载,门巴族是古门隅的藏族和其他部落血统长期融合而成,所以,门巴戏的剧本是直接使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民间习惯称这种戏曲为“门巴阿吉拉姆”,“阿吉拉姆”是藏族人对藏戏的称谓。因为它的剧本是直接采用藏文剧本。不过与藏戏相比,门巴戏保留着更为质朴的风貌,特色鲜明。据史料记载,门巴戏产生于西藏藏传佛教五世达赖时期(1617-1682 年)。

  2006 年错那县的门巴戏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予重点抢救扶持。


门巴戏

2007 年年初,错那县的门巴族人在传承自己的戏种上迈出坚实一步。6名勒布乡村民和3名麻玛乡村民联合组成了一个9人戏班,两个乡终于再次拥有自己的戏班。 

1986 年勒布、麻玛两个乡成立时曾恢复错那县门巴戏班,但之后不断有演员离开戏团,出去务工或跑运输,5年后戏班便基本解散了。 

2007 年,新组建的戏班不但在藏历新年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在乡里演出,他们还到外地表演。现在外出表演的机会越来越多,除了山南地区错那县,戏班还在拉萨雪顿节期间演出,上过西藏电视台。
 
门巴戏服装

  值得一提的是“门巴戏”的传承曾经历了几次抢救。由于勒布沟地处西藏偏远地区,勒布的门巴戏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停止演出活动,加之艺人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门巴戏的民间艺人不能把自己的声腔、唱词和表演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也不可能有什么演唱录音,所以老艺人的表演绝活必须靠言传身教。现在,在勒布沟已经有12位门巴族群众在从事“门巴戏”业余演出,格桑旦增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阿吉拉姆乐器师传承人”。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已经对“门巴戏”进行了两次抢救扶持,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正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正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而今,在党和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这朵雪莲花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相关链接: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南部山南的错那县、墨脱县,林芝、察隅等地也有分布。“门巴”意思是居住在门隅的人。“门隅”是藏语,意为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平原。门隅北高南低,高处海拔可达 3600 米,低处海拔只有 1000 米左右。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门巴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辅以狩猎和采集,手工艺方面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说藏语。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著名的诗歌“仓央嘉措情歌”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我们在今年的5月1日-4日在勒布沟举办了首届“仓央嘉措情歌、”暨“门巴萨玛”文化旅游节)。门巴族十分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人一家还要执酒送到村外。(本文转自山南旅游政务网)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