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为“羌姆”,因其意在驱魔除祟,在民间又被称为“打鬼”。据说,它是以西藏土风舞为基调,汲取了苯教仪轨和印度瑜伽面具舞的某种形式。
藏历水龙新年前一天,我在北京雍和宫亲历了一年一度的“金刚驱魔神舞”法会。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内城,占地6.6万平方米,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红墙之外,即是繁华的东北二环。
推开雍和宫的西阿斯门,香火的味道和热闹的场面,几乎同时扑面而来。北面的天王殿前,悬挂着3幅4米高的唐卡,分别是吉祥天母、六臂永保护法和地狱主。当日法会的舞台紧贴天王殿,上面铺着红色地毯。舞台南面和东向两侧,站满了观众。
“金刚驱魔神舞”法会准备过程中
宗教仪式和民俗传统的融合
“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为“羌姆”,因其意在驱魔除祟,在民间又被称为“打鬼”。据说,它是以西藏土风舞为基调,汲取了苯教仪轨和印度瑜伽面具舞的某种形式,宗教意味浓厚。
正因如此,法会吸引了不少藏传佛教信徒。住在方庄的朱振海先生今年60多岁,信教已有几十年,这次是专程来看法会。说起信教缘由,朱先生以一句“缘分”高度概括。据他介绍,当日还有一些信众,是专门从外地赶来观看“金刚驱魔神舞”的。
雍和宫的“金刚驱魔神舞”法会,除了作为宗教仪式,也逐渐演变成为老北京的一项民俗活动,吸引着很多人。
已经年近80的李奶奶年轻时就看过类似的法会,因为过年期间,自己常常参演小车会(注:小车会的表演在庙会中常见,主要是围绕一辆道具车进行,与跑旱船很接近),不是每年都能来,这两年闲下来,就专门过来看看。有些耳背的李奶奶坐在观众席中的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从她的眼神里,不难看出对法会的期待。
前来报道的记者们,陆续进入舞台前方专门为媒体开辟的图像采播区域。法国新闻社北京分社记者尼尔·康纳,也开始安放他的摄像机三脚架。尼尔·康纳是英国人,来中国已有一段时间,可以讲简单的普通话。我问他为什么来雍和宫拍摄,他说,因为服装好看。
雍和宫的绚丽色彩,是不少外国游客选择它的原因。来自澳大利亚的艾玛和玛利亚,第一次到中国旅行,在为期两周的行程里,她们计划游览北京、上海、西安、黄山等地,其中,在京日程占了一半时间。艾玛说,她从一本书上看过雍和宫的介绍,当时就被它美丽的建筑所吸引,所以这次来华,雍和宫是她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和艾玛她们一样,一对来自英国的夫妇也是第一次来中国,而他们到北京的第二天就选择到雍和宫游览。他们说,吸引他们来这里的,主要是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于藏传佛教发源地西藏,这几位外国游客都非常感兴趣,希望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
无论是信众、游客和媒体,都对即将开始的法会充满期待。而此时,后台也在忙碌着。
在位于舞台东侧的院落里,来自内蒙古22岁的塔凯,和他的同伴们正在换装。塔凯的角色是鹿面神,主要服饰是一袭橙色的长袍,绣着精致的图案,金色和黑色的衣边,红色的腰带,其它服饰还包括一个很重、造型和善的鹿头面具,以及一些挂饰。搭配起来,色彩绚丽,衔接流畅。
此时,陆续有其他表演者过来换装。
金刚驱魔神舞”共六幕,先后是:“黑帽舞”、“阿杂日舞”、“骷髅舞”、“法王舞”、“尸陀林主舞”、“鹿面神与牛面神舞”。六组角色依次登场,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降妖除魔、惩恶扬善。表演人数、音乐节奏和舞姿,也因情节需要而有所不同。
绛红色的大殿,大幅唐卡,红衣僧黄帽人,身着各色服饰、头戴面具的表演者……眼前所有的色彩,都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法鼓、法号的声响、舞者所表现出来的动感,把舞台震得时不时颤动,舞蹈本身也变得更加立体和充满感染力。
“金刚驱魔神舞”历时约30分钟,其后是抛掷除祟朵玛仪式,也就是俗称的送祟。僧人的行进队伍缓步走出昭泰门,经辇道到牌楼院。住持带领众僧诵经10余分钟后,将朵玛投入烈火中,以示驱除恶魔鬼祟。
仪式后,僧人向信众、游客免费发放供果。每袋供果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为巧克力威化一类的糖果,和长寿果、大枣这样的干果。大家排队按序领取,图的是吉祥和喜气。
此时是16时许,暮色西沉,来客陆续离开。门外,喧闹的二环依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门内,雍和宫重新回复了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