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何时有了氆氇

西藏手工艺品 [!--pingluncishu--]0

西藏何时有了氆氇

氇,是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明代《正字通》说:“登毛。中天竺有登毛,今曰氆氇。”过去普遍认为登毛在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西藏,这种说法不对。

   氆氇,是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明代《正字通》说:“登毛。中天竺有登毛,今曰氆氇。”过去普遍认为登毛在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西藏,这种说法不对。青海诺木洪出土文物中有羊毛织物,1984年四川炉霍石棺葬中亦出土有羊毛织物。从墓内见到的迹象分析,多数毛织物是死者的衣着,少数是捆扎用的带绳。因墓葬埋藏时间久远,密封程度差,纺织品已腐朽,有的只见其痕,有的形存而不可收拾,难以取样。极少数墓内毛织品还残留少量残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残片,发现其织法有:单经单纬平织,细线密度大;双经双纬漏孔织,斜交呈菱形格;单经单纬交织呈人字格;双经双纬漏孔平交呈正方形;细经粗纬上下交织;双经、双纬交织呈人字格纹;经少纬多平行交织;双经双纬斜交漏孔织;粗经细纬交织呈颗粒状纹,还有用三色线交错编织出几何纹图案的带子。炉霍石棺葬墓葬的时代,经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定为“上起春秋下至战国中期前,最晚也不会晚于战国中期。”(《考古》1991年2期)事实证明,雪域高原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已经会用羊毛纺织,而且织法多样,技术水平较高。

  氆氇根据质地可分多种,品质最上乘者为刷毛未剪者,藏名“胥玛”,已剪者曰“协玛”,以下依次为“胥沃”、“氆氇”、“劲玛”等,最下等品为“洛瓦”,相当于“褐子”。实际上“氆氇”是上述羊毛织品的一种泛称。

  “氆氇”质地紧密厚实,耐磨,耐洗,耐晒,久不褪色。其颜色有单一色的,也有红绿黄紫蓝白等各色相间织成彩条的,色彩鲜艳、绚丽多彩,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服装面料之一。

  氆氇一直是用古老的织机手工生产的。解放前,西藏日喀则、四川乡城的上等氆氇号称哔叽,享誉全藏区。乡城妇女喜爱着彩条氆氇制成的长坎肩。那坎肩犹如彩虹降落、百花盛开、花仙子蹁蹁起舞,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过去只有贵族、富裕户才能穿上等氆氇做的藏装,穷人穿的俗称毪衫。半个世纪前上等氆氇藏装开始走进百姓人家,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制作藏装的料子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就是“轻软暖艳”。 

  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中,穿衣又是列在第一位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势高,天气冷,拉萨全年平均气温只有7.5度,藏北更是零下2度左右,穿的问题当然就显得更具体,更迫切了。这里自古不产棉麻,又难以种桑养蚕。穿的东西,做衣服的材料,主要是毛皮和氆氇。

    氆氇是用羊毛家织的毛料,藏族人用它缝制衣裤和藏袍、藏帽、藏靴,这是西藏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最有民族特性的穿着。

    记得20世纪60年代,我在西藏的时候,看到从城镇到农村,从前藏到后藏,从林芝到昌都,几乎所有男女老幼,都穿氆氇缝制的衣袍、靴子、背氆氇包包。牧人冬天穿羊皮,夏天穿氆氇,寺庙喇嘛的僧衣、僧裙、袈裟都是氆氇做的。听说过去的年代,贵族官员在节日庆典和官场上,穿绸缎制作的官服,平时也穿氆氇衣袍。即算是西藏地方政府规定的官服,譬如说:“王子装”(杰鲁切),缝制的材料也多用氆氇和虹纹氆氇。一件好的氆氇藏袍,又耐穿,又好看,又轻柔保暖,可以穿好几代。父传子,子传孙,成了一家人引以骄傲的传家宝。所以藏族人常常称自己是“吃糌粑的人”,“穿氆氇袍子的人”。

    西藏什么时候有了氆氇?什么时候西藏人普遍穿氆氇?我在汉藏文史书和藏学家的著作中,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说法。据我所知,至少在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市以前,吐蕃藏人冬天穿皮,夏天穿毡。古史《唐会要》记载:“辫发毡裘,畜牧为业。”《新唐书?吐蕃传》上也有这样的记载:“衣裘毡韦,以赭涂面为好。”译成现代汉语:“通常穿皮毛和毡衣,脸上喜欢涂一种土红色的膏汁。”公元663年,庸高宗李治询问吐蕃大臣仲琮藏土的穿着情况,仲琮说:“鸟海之南,盛夏积雪,冬则羊裘数重,暑月犹衣裘。”

    唐书《吐蕃传》上说,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第一次见面就使松赞干布感到很是难堪。因为文成公主和唐朝送亲官员,包括公主的男女随员,一个个穿绸着缎,衣饰华丽,轻柔绵软,颜色鲜丽。而松赞干布和他的大臣亲贵们,一律是羊皮袍子,又笨重,又粗糙。也说是这个时候起,松赞干布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服装,“自褫毡?袭纨绡,为华风。”他的后妃臣属们也纷纷改装,穿着中原出产的绫罗绸缎,这是吐蕃上层服装方面的一个大变革。

    吐蕃时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氆氇织造方面的记载,不过我认为藏地羊毛非常丰富,手工业又相当发达,加上唐蕃之间经济技术的频繁交流,早期形态的氆氇可能已经出现。还是《唐书?吐蕃传》上说的,公元821年,唐朝大理卿刘元鼎作为会盟使,在山南琼结的营帐里会见了藏王热巴坚,亲眼看到他“身披素福,结朝霞帽首,佩金镂剑。”根据《辞海》解释,“揭”是兽毛制成的粗糙毛市。联系到松赞干布“自褫毡?”的“?”,辞海上也解释为一种毛织品。这些是吐蕃有了粗制毛织品的证明。

    我第一次读到西藏氆氇生产的史料,是从一本名叫“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的书上。这本书是公元17世纪初写成的。作者为多罗那它(1575?1635),他是藏传佛教觉囊派大师,又是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学者。在后藏地区土生土长,对这一带的历史、宗教、社会生活了如指掌。

    这本书上说:吐蕃王朝解体以后,西藏各地四分五裂,出现了许许多多分裂割据的小邦国、小政权。在赞普的后裔中,有三兄弟一度占领年楚河流域为王。老大琼则,割据年楚河上游,也就是现在江孜一带;老二直则,割据年楚河中游,也就是现在白朗县一带;老三晋则割据年楚河下游,也就是现在日喀则境内。后来,整个年楚河流域都被老三晋则兼并。琼则割据的年楚河流域上游地区,领地东北从日朗山沟算起,西南到岗益香波为止,领有岗如、宁如、江如三大牧场,生产氆氇、氆氇袋、帽子等等三大著名的土特产品,集贸市场早先设在江若萨玛,后来改到乃宁地方。官寨设在日朗邦嘎,所以他被称为日朗山官,又叫日朗土王。

    在经过多年的查找之后,我第一次读到这样一段关于氆氇的文字,而且这段文宇是一本严谨的历史书和地方志上记载的,我的眼睛一亮,很兴奋,好像找到了失落多年的宝贝一般。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思。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可以这样肯定,至少在吐蕃赞普后裔日朗士王统治这一带的时候,江孜地区生产氆氇和氆氇制品已经非常出名,而且有了销售氆氇和氆氇制品的集贸市场,这是多么重要的史料啊!

    现在有个问题是,琼则统治江孜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年代?我查看了恰白?次旦平措先生等编写的《西藏简明通史》一书,知道琼则是吐蕃赞普王朝朗达玛的第七代子孙。朗达玛的儿子叫维松,维松的儿子叫贝考赞,贝考赞有两个儿子,长子扎西孜巴贝留在后藏,子孙分散在后藏各个地区为王。琼则兄弟是他的曾孙辈。次子吉德尼玛滚到了阿里,建立了古格王国,著名的祛王益西沃是他的孙子。益西沃出生于公元965年,死于1036年。扎西孜巴贝的长子白德移居吉隆一带,他的后人建立了贡塘王系。第五代孙贡曲德和藏传佛教白教祖师米拉热巴同时,米拉热巴生于1040年,死于1123年。据我粗略的推算,琼则应该生活在益西沃和贡曲德之间的年代。如果这种推算没有太大的偏差的话,琼则统治年堆江孜的年代,大约是公元11世纪。也可以这么说,至少在公元11世纪前后,江孜成了卫藏氆氇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地区。

    1979年,日喀则著名学者考洛?敏吉先生告诉我,在日朗官寨里发生过一件震惊卫藏地区的悲惨事情。说是当地帕规朗巴村里,有个织氆氇的姑娘名叫朗萨,在乃宁庙会上被日朗土王看中,强迫她当了自己的儿媳妇,朗萨在官寨受尽了种种折磨,最后,被土王父子毒打致死。她被送到东山准备火化的时候,又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山官父子很害怕,以为是炸尸或者还魂。朗萨复活后,看破了红尘,发誓出家修行,当了一名尼姑。朗萨姑娘的遭遇,被后人编成了故事,又编成说唱,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卫藏地区,还被搬上了藏戏舞台,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只要我们仔细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这出藏戏,就会知道朗萨姑娘的一生,和氆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首先朗萨姑娘是一位织氆氇的高手,她的女伴们都是织氆氇的姑娘;其次,如是在乃宁寺集市上出售氆氇时被日朗土王看中的;第三,朗萨姑娘嫁到日朗官寨时,氆氇是她父母给她的主要嫁妆;第四,在日朗官寨,朗萨姑娘的主要工作是带领奴仆们织造氆氇;第五,朗萨死后,用白氆氇包裹她的遗体,送到山上火葬。最后,朗萨苏醒以后,逃回自己家的氆氇房坐着,一边纺织起氆氇,一边哭诉在山官家所受的种种苦情,表明了出家当尼姑的决心。

    《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一书上也说:“列竹寺下面,是日朗山官的官寨。官寨里收藏着朗萨姑娘的衣服。”从这个真实的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朗萨姑娘生活的时代,氆氇已经普及江孜地区所有家庭和社会生活,它给多罗那它大师史书里的短短几句关于氆氇的记载,增添了一个多么丰富生动的说明和佐证。正如俄罗斯文学大师高尔基说的,“人民口头创作是历史最好的补充”。

    到了公元13世纪时,萨迦教派第四代法王贡噶坚赞,到凉州会晤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洽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元朝)的事情,他专门给卫藏各地的僧俗首领写了一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最后提出要以前藏出产的上等氆氇作为贡品,送给蒙古皇室。更加证明氆氇当时不但后藏出产,前藏也出产;不但成了藏人的日常用品,也是当时西藏上层人物向中央王朝进贡的民族手工业珍品。

    公元14世纪中叶,在祖国内地,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在西藏,乃东万户长推翻了萨迦王朝,建立了著名的帕珠政权。从这个政权的第一代首领大司徒?强曲坚赞(130?1364)到第五代首领阐化工扎巴坚赞(1374?1432)的一百多年间,西藏社会比较安定。没有大的战争和动乱,被后人称为“老太婆背金走全藏”的太平岁月。这个时期,西藏庄园制度逐步完善,老百姓得到休生养息的机会,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手工业也比较兴盛。在整个西藏特别是帕珠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像山南的乃东、扎朗、贡嘎等地,织氆氇成了农民最为重要的副业生产,老百姓家大都有织氆氇的机子,领主庄园大都建立了氆氇作坊,农忙时务农,农闲织氆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风尚。大量的家织毛料氆氇,除制作穿着的衣袍靴帽以外,还涌入拉萨、泽当、日喀则、江孜等城镇市场。帕珠时代的西藏,集市贸易十分兴盛,卫藏各地都有著名的集贸市场,它们和宗教节日、民间节日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例如江孜的达玛节盛会、乃宁寺庙会、羊卓雍湖边的达隆庙会、贡嘎的姐堆秀集市、扎囊的强巴林庙会,氆氇和氆氇制品是这些贸易集市最主要的商品。

    帕珠时期氆氇生产之所以特别繁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向中央王朝进贡。明朝管理西藏和其它藏区的办法,采取了“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方针。明朝在西藏和其它藏区封了五个王,三个法王,还有数量不等的国师、灌顶国师和佥事。这些僧俗首领们,争着向中央王朝进贡,用来表示对皇帝的忠心,维系和中央王朝的联系,同时还能得到朝廷的封赠和赏赐,赏赐的物品大都是金币、银钱、茶叶、绸缎等等。进贡的物品主要是马匹、氆氇和其它名贵的土特产品。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所以各地藏区朝贡都非常踊跃。据史书记载,朝贡路上,贡使们熙熙攘攘,不绝于途,以致弄得朝廷的国库都空虚了,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帕珠政权的首领被封为阐化王,他们朝贡特别积极,其它藏区首领朝贡以战马为大宗,帕珠管辖下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广大地区,氆氇生产十分发达,氆氇是最主要的贡品。朝廷规定,朝贡三年一次,阐化王往往是一年一次,朝廷规定朝贡使团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人,阐化主朝贡的使团往往达两三千人。这么频繁的朝贡活动,每次带去的氆氇数量可想而知。乃东、扎囊、贡嘎许多织户,定点织造高质量的专门朝贡的精细氆氇。1979年,我在贡嘎县朗杰雪一带进行民俗采风的时候,当地的一些老人自豪的告诉我,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给皇帝织氆氇的老织户,藏话叫“甲纳广莫丹加”意思是给皇帝织造贡品氆氇。这些氆氇一是轻;二是柔软;三是保暖;四是结实;五是穿了舒服;很得皇家的喜爱。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公元14到16世纪的帕珠时期,西藏的氆氇生产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