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区划简说(一)

西藏简介 [!--pingluncishu--]0

西藏藏族地区行政区划简说(一)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兄弟般的情谊是在共同开发中国大地以及源远流长的密切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藏民族是中国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成员之一。回顾藏族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的史实,相信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充分的佐证。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兄弟般的情谊是在共同开发中国大地以及源远流长的密切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藏民族是中国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成员之一。回顾藏族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的史实,相信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充分的佐证。

  中国境内的藏族分布在广衰的青藏高原上,现今藏族居住区划分为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的十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藏族自治县(即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一行政区划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有其地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元代以来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藏族地区实施统一行政管理的结果。

 

一、元代以前青藏高原的藏族居住区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强大的唐朝,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积极战略指引下,着手解决全国的民族关系问题。当时,唐朝曾发兵进攻吐谷浑政权,进入青藏高原,使分散的党项、吐谷浑、西山八国、大羊同等部落都与唐朝发生关系,他们遣使入朝,表示归附。唐朝由此在湟水流域设置鄯州、廓州,并对青藏高原东部归附的各个部落首领封授官职,在该地区设置了数十个羁縻州。同时,在西藏山南的雅隆部落强大起来,先后兼并了羊同、苏毗等部落,并向东、向北发展,建立吐蕃王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朝一举成功地解决了北突厥问题,随之出现了一个全国性民族关系大融合的趋势,即唐太宗所说:“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在这一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在青藏高原刚刚建立起来的吐蕃王朝也积极地同唐朝建立关系。 

  据历史记载,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到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蓄赞普松赞干布曾前后五次遣使入贡,并请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许以文成公主,并封吐蕃使臣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这是第一个受中央政权封职的吐蕃人士。唐朝嫁文成公主以后又嫁金城公主到吐蕃,吐蕃遂与唐朝结成了后来吐蕃历代赞普所确认的“甥舅之国”的和亲关系。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逝世,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15种,请置太宗灵前以致哀,唐高宗嘉之,授松赞干布为驹马都尉、西海郡王、 王等。唐、蕃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持续了200多年,据初步统计,自公元634年至842年的209年间,吐蕃使者共出使长安100次,唐使者出使吐蕃52次,平均1年零4个月,唐、蕃之间就有使臣往来一次。正如《全唐文》所说:唐、蕃“金玉绩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独孤及《敕与吐蕃赞普书》)。此外,自公元705年至821年的100多年间,唐、蕃举行“和盟”或“会盟”达8次之多。盟文中屡次重申唐与吐蕃赞普“代为婚姻,固结邻好,安危同体,甥舅之国,将二百年”(见《旧唐书·吐蕃传》)。历经1200多年至今仍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就是汉藏两族兄弟亲谊友好的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唐代不仅是我国藏民族(及其文化)全面形成的历史时期,而且也是青藏高原上民族进一步大融合的历史阶段。由于吐蕃王朝近200年的统治,青藏高原各部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逐步加深。吐蕃王室创制和推行藏文,崇信和扶植佛教,促进了共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吐蕃王朝的军队和部落分散到青藏高原各地,加速了藏民族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吐蕃的历次扩张,使吐蕃王朝统治的区域中不仅有吐蕃人,而且有汉人、吐谷浑人、于阗人、西羌部落、诸蛮部落等。由于松赞干布及各代赞普主政期间,思想开明,积极吸收周边诸邻特别是唐朝优秀文化而使吐蕃日益强大,疆域广阔。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就在内部军事、政治、法律、文化、宗教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吐蕃本部分为4个“如”,61个“东岱”(意为千户所),并制定《六大法典》,用法律形式将其行政区划确定下来。这4个“如”,主要是在今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雅隆河、年楚河流域。吐蕃的“如”和千户所都是统管军政和民事的行政机构。后来,吐蕃又将“如一千户所”的制度推行于苏毗,设立了“孙波如”在羊同地区设立了10个千户所(东岱)。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到10世纪初(公元907年)唐朝也崩溃了。此后中原经历了五代十国、两宋、辽、金、西夏等约300多年几个政权割据的历史局面。由于中原长期未能统一,与祖国血肉相连的青藏高原也经历了近400年之久的四分五裂的地方割据状态。此间,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从ll世纪初开始出现了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和藏族部落建立的 厮罗政权。 厮罗政权是北宋时期居住在今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蕃人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厮罗政权为抵御西夏,与宋朝交好,其首领自称赞普(吐蕃王朝的王号),同时接受宋朝封给的郡王、节度使、大将军等官爵。厮罗作为一个地方政权出现后。为了加强和发展自身实力,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宋朝的支持。一方面,它向宋朝进贡修好,另一方面则请求宋朝册封。公元1032年,宋朝授 厮罗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公元1038年,又加封为保顺军节度使。 厮罗在河煌地区统辖各部属民数十万人,成为宋朝抵御西夏的重要辅助力量,这一政权维持了百余年的统治,历世勤贡,受到宋朝的封爵,保持了臣属关系。公元1065年 厮罗卒,其三子分裂为三部,磨毡角据青唐城(今青海省平安县),宋朝准予嗣保顺军节度使,以后累次晋封至太保、太傅、太尉;辖毡据龛谷(今甘肃榆中县境),宋朝授为严州团练使。宋朝不仅通过“茶马互市”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部落保持经济联系,而且在秦、渭、兰、会、熙、河等宋朝的州县中还分布着一些藏族部落, 宋朝对他们设官管辖,并组织蕃兵、弓箭手等,配合宋军对西夏作战。厮罗政权崩溃时,12世纪初宋朝曾一度占领河湟,将   厮罗地区统一,并设置湟州、廓州及西宁州

  青藏高原有着悠久的人类文明史。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证实,4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森林、河谷、草原地带活动。同时,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祖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及其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以及东南亚热带河谷农业文化,都曾从不同的方向汇集于青藏高原之上,使青藏高原原始文化呈现出一种甚为复杂的多重性特征。在数千年中,有许多古代民族和部落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他们之间的迁徒和交融多次发生。与此同时,古代民族和部落移出和进入青藏高原的事实也屡见记载。从夏、商时代开始,有许多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被称为“西羌”的部落群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南发展,一部分逐渐融人汉族之中,一部分在四川、云南发展为现今的羌、纳西、普米等兄弟民族的先民。从秦、汉时代开始,汉族进入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及东南部,屯田耕牧,驻兵戍守,并设置了一些郡县行政机构。例如,西汉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四川西部设 柯、越 、沈黎、汶山等郡;在湟水流域设“护羌校尉”;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青海湖边设立西海郡,下辖五个县。同时还有北方草原民族如匈奴、小月氏、鲜卑等进入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建立过南凉、吐谷浑等政权。

  到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小部落,其中主要有:

  1.羊同,在今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北部;
  2.苏毗,在羊同以东,今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东部昌都地区到青海省南部玉树自治州一带;
  3.多弥,在苏毗东部金沙江上游;
  4.党项,在今甘肃省、青海省南部和四川省西北部;
  5.西山八国,即东女国等,在今四川省西部茂汶、雅安一带;
  6.雅隆,在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7.吐谷浑,为鲜卑族联合西羌部落建立的政权,在今青海省北部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去南部。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