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是显露高原风采涵盖佛教建筑、雕塑、壁画、唐卡、酥油花等诸多艺术门类,亟待深入开发和研究的中华人文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地历代高僧大德、众多艺僧、民间艺人亲自参与,凭借全民信教那种与生俱来的虔诚和才智,奇迹般地留给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如同西藏这块令人神往却又遥远莫测的圣地一样,在当地极为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于外来人似乎还都深深地隐藏在硕大闺门的后面,不可捉摸,颇多费解,她便是我们所要涉猎的藏传佛教艺术。
擦擦便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颇具典型却鲜为人知的代表。实地考察和多年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擦擦的历史遗存至少流?于中国境内十五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内的一百四十九个县以上区域。如此巨大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我们能够较系统地认识和研究擦擦及其历史,提供了极为可靠而翔实的实物佐证和口头资料。遗憾的是史料性文献资料却少得令人难以置信,以至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有如拓荒的难度。在这种尖锐的对立中,我们至少用去了十年左右的基础性考察和系统研究的时间,展开了近似构筑原始框架式的步履维艰的尝试性探索。
擦擦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藏语对梵语的音译,至今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藏区还沿用;其二,源于制作擦擦时发出的音响,为拟声字;其三,藏语“萨”或“洽”就是土,至今通用的“擦擦”,本应该做“萨擦”或“洽擦”,即泥擦,似乎更接近原初。总之,擦擦一词意为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二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是为常例;亦不排除变例,即由几件模具在同一块泥上,经多次压制成型的一种特大型的擦擦。此称擦擦尺寸较大,存世量比较少。
(责任编辑:西藏旅游攻略网)上一篇:西藏的擦擦工艺程序
下一篇:西藏擦擦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