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8月3日电(记者赵众志)青藏铁路在设计中增加了各种功用不同的铁路桥,催生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一道亮丽的“桥梁风景线”。
青藏铁路通车之际,旅客们将可一睹这些桥梁的神彩。这些铁路桥包括:桥墩高达52米的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千里青藏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特大桥,以及横跨昆仑、穿越唐古拉、雄贯拉萨河的众多大桥……
据了解,在目前建成的青藏铁路拉萨至格尔木段中,桥梁总长在160公里左右,除传统的跨江河桥和跨公路桥外,因其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带和可可西里保护区,及大片湿地沼泽,环保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青藏铁路在设计中增加了冻土隧道、野生动物通道及穿越湿地沼泽等各种功用不同的桥梁。
据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这些桥梁多采用集“防晒、防水、防冻、防湿、防降温”于一体的技术,桥墩外观采用“银桥桩”、“多桥孔”的设计工艺,墩身表面光洁平整,接缝处顺滑紧凑,部分路桥并随山势呈“波状起伏”,使各桥与所处自然环境在外观和内部构造上形成和谐统一。
如位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境内、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既是青藏铁路第一长桥,同时又是兼具冻土隧道和野生动物通道两种功能于一身的“环保桥”,银色桥墩孔孔相连,长而不高,与广阔草原十分搭配。青藏高原地质情况十分复杂,除冰椎、冻胀丘、厚层地下冰等不良冰土广布外,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因此,青藏铁路建设难度相当巨大,但同时,复杂的地质环境也使全线各类铁路桥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青藏铁路拉萨至格尔木段全长114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文章页数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