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山后,有一片水清林幽之所,古柳蟠生,碧波清澈。这就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宗角禄康。
在藏语中,“宗角”的意思是(布达拉)宫堡后面;“禄康”,意为禄神(今译鲁神)殿。鲁神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居于地下和水中的一类神灵的统称。“鲁神”往往被汉译为“龙神”,进而又被误传为内地人所说的龙王,“龙王潭”这个俗称因此出现。
17世纪布达拉宫扩建过程中,在此大量取土,遂积水成潭。六世达赖喇嘛时期对这里进行了整治开发,在潭中小岛上按藏传佛教仪轨中的坛城模式建了一座阁楼,并架了一座长20多米、宽3米多的五孔石拱桥与外界相通。八世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等,也曾对此进行过整治维修。 阁楼高三层,一二层为全对称十字形神殿,主供鲁神,据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从墨竹工卡迎请的女神墨竹赛钦,还有宝瓶坛城和众多护法神等,神殿四周设有用于观赏风景的沿廊;顶层则是六角形小殿,斗拱承檐,上覆六角攒尖顶。此后,这里成为禁苑,是拉萨少数僧俗贵族划牛皮船玩儿的地方,旁人平时被拒之门外。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的萨嘎达瓦节,人们都要到这个神殿供奉墨竹赛钦女神,献哈达、点酥油灯、施供品。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后,这里被辟为公园。由于城市道路建设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30年间,原先位于布达拉宫前的两尊石碑被移置这里。一尊是康熙皇帝“御制平定西藏碑”,主要记述康熙六十年(1721年)平定准噶尔叛乱始末;另一尊是乾隆皇帝“御制十全记碑”,着重记述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派福康安大将军率军进藏驱逐廓尔喀入侵者的经过及意义。这两座碑现已被迁回扩建后的布达拉宫广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