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用植物

西藏植物 [!--pingluncishu--]0

西藏药用植物

西藏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据发表于1983年─1987年的《西藏植物志》记载,全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8科,1258属,5766种。

    西藏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据发表于1983年─1987年的《西藏植物志》记载,全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8科,1258属,5766种。近10年来又有不少新发现,仅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对墨脱地区的越冬考察,就发现2个西藏新记载的科,40种新记载的属及140个在我国也是新记载的种。现在西藏维管束植物已达212科,1298属,已超过5900种,我国维管束植物有398科,3421属约32000种。
    藏族对植物的药用具有悠久的历史,1835年,帝玛尔·丹增彭措等人完成的《晶珠本草》一书,已收载了药草1006种。藏药的原植物很多是生于西藏及青藏高原其它地区的特有植物。藏药的有效性和特有性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藏药原植物中的绝大部分种类,尚未经现代科学的深入研究,利用仍处于原始阶段,不能形成工业化产品,经济效益不很高。理论上,由于高原的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成份的积累,因此从众多的藏药中寻找有效成份含量高,有特殊用途的药用植物是非常可能的。
    一、野贝母

    [名称] 川贝母(Chuanbeimu),(英)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痰少咽燥,痰中挟血,或痰黄而稠,肺痈,乳痈疮肿,瘰疬,喉痹、瘿瘤。
    [用法与用量] 每日3-10g,煎服。研末服1-2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脾胃虚寒与湿痰者不宜用。与乌头相反,不宜同用。
    [综合描述] 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的鳞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产四川、青海、甘肃。
    [采制] 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性状] 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分] 含去氢川贝碱(chuanbe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甘。
    1.川贝母的植物来源,还有同属多种植物的鳞茎。
    (1) 太白贝母F. taipaiensis P. Y. Li 鳞茎直径1—1.5cm,叶常对生,有时中部兼有轮生或散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单生,绿黄色,仅在花被片先端近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内花被片近匙形;叶状苞片3枚,不卷曲。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栽培品鳞茎略呈倒圆锥形,两端平截,直径1.2—2.3 cm,高1.3—1.7 cm,表面黄白色,具小颗粒状凸起,外层两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较平整,味苦。野生品鳞茎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较小,表面白色,较光滑。
    (2) 康定贝母F.cirrhosa D.Don var. ecirrhosa Franch. 产四川康定一带。鳞茎通常较大。叶状苞片通常1枚,极少为3枚,叶除最下面的1—2枚为对生外,余下的多为散生。
    (3) 米贝母F.davidii Franch. 植株仅具1枚基生叶,不具茎生叶, 苞片花瓣状, 鳞茎由多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 产四川宝兴、天全、彭县一带。 鳞茎呈扁卵圆形,直径1.2—1.7cm ,高0.5—0.9cm。通常由6—12枚大小相近的卵圆形鳞叶组成,周围尚有许多米粒状小鳞叶,集生成莲座状。表面棕黄色。味微甜。
    (4)轮叶贝母F.maximowiczii Freyn 鳞茎由多枚鳞片组成,仅具一轮叶,顶端具一朵花,紫色。产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鳞茎呈卵圆锥形,直径4—8mm,高0.5—1.4cm。表面微黄色,光滑。鳞叶一枚,有一纵沟,顶端尖,底部周围有小鳞叶脱落后的痕迹。味淡。
    2.近年来,由于川贝母价格昂贵,市场上有以浙贝母幼小鳞茎充川贝使用。
    3.伪品:在云南、四川曾以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 et Benth.或老鸦瓣Tulipa edulis Baker 的鳞茎误作川贝母使用。上述2种均含秋水仙碱等生物碱,有毒。河南、湖南、贵州等地曾以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Bolbostemma aniculatum(Maxim.)Franq.的鳞茎作贝母使用,假贝母含皂甙等。以上3种植物的鳞茎虽然外形与川贝母有些相似,但一侧有1条纵凹沟,而无分瓣的肥厚鳞叶,易于区别。
    二、藏红花

    [名称]藏红花(Stigma Croci),(英)Saffron;
    [别名]番红花或西红花。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用法与用量]每日三至九克,煎服或净酒服,孕妇禁用.
    [综合描述]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原产西班牙,在希腊、法国、前苏联中亚一带、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励等疼痛,也治疗创伤痈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西藏不产藏红花。那么,为什么藏红花又用“藏”字当头来命名 呢?因为这种药材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人西藏以后,又从西藏转运至内地。这样人们就把它称之为藏红花。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0.5~10cm,外被褐色膜质鳞叶。自鳞茎生出2~14株丛,每丛有叶2~13片,基部为3~5片广阔鳞片乌黑叶线形,长15~35cm,宽2~4mm,边缘反卷,具细毛。花顶生;花被片6,倒卵圆形,淡紫色,花筒细管状;雄蕊3,花药基部箭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黄色,柱头3,膨大呈漏斗状,伸出花被筒外而下垂,深红色。蒴果长圆形,具三钝棱。种子多数,球形。花期10~11月。藏红花采制一般在10~11月中下旬,晴天早晨采花,于室内摘取柱头,晒干或低温烘干。柱头线形,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状,下端有的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番红花甙-1,2,3,4(crocin-1~4)、番红花苦甙(picrocrocin)、番红花酸二甲酯(crocetin dimethyl ester)、α-番红花酸(a-crocetin)番红花醛(safranal)、挥发油等。
    [药理研究]各种藏红花制剂,对动物离体子宫,呈现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其作用迅速而持久。小剂量的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抑制其收缩作用,对狗的心脏,有加强收缩与舒张作用。小剂量藏红色花使血压略升而后降,较大剂量使血压持久下降。
    [藏红花与草红花]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 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藏红花要远远超过草红花。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 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细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鸯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青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怎样识别藏红花的真假]藏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用于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特征:由多数柱头集合成松散线状,柱头三分枝,长3厘米,暗红色,上部较宽且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段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质松软,无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此药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物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不破碎。
    常见假品有:
    1、掺杂其他植物的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条片等染色后充伪的,可在显微镜下检识。
    2、掺有合成染料或其他色素充伪的,可用水试法检识。其水溶液常呈红色或橙红色,而非黄色。
    3、掺有淀粉及糊精充伪的,可用理化方法检识,如加碘试液,呈现蓝色或紫红色,水浸后加热,伪品呈糊烂片状。
    4、掺杂矿物或植物油,可用滤纸(或吸水纸)挤压,在纸上会留有油痕。
    5、掺杂石灰粉或其他不挥发性盐类的,浸入水中,有粉状沉淀。
    6、一般均可取样少许浸入水中,水面不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就是伪品。
    7、还有一种较少见的是用印度萌草菌染上胶汁制成的,呈紫色粗梗,无香气。

三、雪莲花

    学名雪兔子,又名雪莲、雪荷花、大拇花、大木花等,是菊科植物。在西藏具有高山植物牲的凤毛菊属有83种,其中称作雪莲花的有30种:云状雪兔子、肉叶雪兔子、里毛雪兔子、鼠曲雪兔子、羌塘雪兔子、雪兔子、水母雪兔子、星状雪兔子、绵头雪兔子、草旬雪兔子、三指雪兔子等。丛生草本,茎高1—30厘米。茎直立,基部被褐色枯存叶柄,叶密集,长圆形或匙形,先端钝,边缘具齿,基部渐狭成柄,两面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绵毛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于膨大的茎端呈半球形;总苞宽筒形,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先端急尖,被毛;小花紫红色,长约10毫米,冠毛淡褐色。瘦果黑色,长3—4厘米。
    [产地] 西藏的江达、贡觉、八宿、昌都、察隅、巴青、安多、拉萨、浪卡子、康马、萨迦、定日、吉隆、萨噶、仲巴、噶尔、双湖等地均有生长。分布于高山、草地、草旬、山坡沙砾、杜鹃丛中等地,海拔4200—5350米。在四川、青海、新疆、甘肃等地也有生长。
    [作用] 全草入药,含有伞形花内酯,具有明显的抗菌、降压、镇静、解痉作用;含有东莨菪素,具有祛风、消炎、止痛和祛痰作用,治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96.6%;含有芹菜素,具有抗胃溃疡作用;含有谷甾醇,具有降低血压和肝中的胆固醇作用;另外还含有芹菜素-7-葡萄糖甙和伞形花内酯-7-葡萄糖甙等。
    最近报道:雪莲花具有强心作用,对动物情期子宫具有强大的选择性兴奋作用,这与临床用于月径不调、崩带、胎衣不下、终止早期妊娠等相适应;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壮阳补血之效;还可治疗炭疽病、中风、妇女小腹冷痛、肾虚、腰痛、遗精、阳萎、血热病引起的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采集] 雪莲花在6—7月间开花时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
    [性味] 甘苦、温(大苞雪莲花有毒)。
    [归经] 入肝、脾、肾三经。
    [主治] 除寒,壮阳,调经,止血。治阳萎,腰膝软弱,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用法]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 孕妇忌服。过量可致大汗淋漓。
    [选方]
    1、治阳痿:雪莲花、冬虫夏草,泡酒饮。
    2、治妇女崩带:雪莲花、峨参、党参,炖鸡吃。
    3、治风湿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雪莲五钱,加白酒或黄酒100毫升,泡7日;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
    4、治雪盲,牙痛:雪莲花二至四钱。生吃或水煎服。
    5、治外伤出血:雪莲花适量,敷患处。
    四、红景天

    红景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的植物。该属有96种,西藏产32种,其数量和蕴藏量均占世界首位。西藏有互生红景天、柴胡红景天、长鞭红景天、喜马红景天、圣地红景天、西藏红景天、云南红景天等。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茎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壮,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从茎顶端之叶腋抽出数条花茎,花茎上下部均有肉质叶,叶片椭圆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花红色。
    [产地] 红景天在西藏各地均有生长。
    [作用] 红景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可入药,其浸膏中含有红景天苷及其苷元酪醇,是在特殊环境下从事特殊工种的保健药物;也是一种抗疲劳药物。具有益智强身,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主治功效类似人参,但又优于人参,即没有人参兴奋作用过强,不能长期服用的副作用。可以治心血管病、肺结核、肺炎、抗缺氧等作用。
    [采集] 红景天在7—9月间采收,拔起全株。
    [性味] 性寒,味甘涩。
    [主治] 活血止血,清肺止咳。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妇女白带。 外用治跌打损伤,汤火伤。
    [用法]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
    1、治咳嗽:每日切5钱左右根部,与茶叶一起冲水饮。
    2、治支气管炎:取半斤左右根部,用水小火提取约1斤浸膏;每日一匙,加入一匙蜂蜜,用开水冲服。
    五、天麻

    为兰科天麻的根茎。天麻又名赤箭、离母、赤箭脂、定风草等。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不含叶绿素。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长约10厘米,直径3—4.5厘米,有不甚明显的环节。茎直立,圆柱形,黄赤色。叶呈鳞片状,膜质,长1—2厘米,具细脉,下部短鞘状。花序为穗状的总状花序,长10—30厘米,花黄赤色;花梗短,长2—3毫米,苞片膜质,狭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花被管歪壶状,口部斜殂,长7—8毫米,基部下侧稍膨大,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于花被管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较大,其基部在花管内呈短柄状;子房下位,长5—6毫米,光滑,上有数条棱。蒴果长圆形至长圆倒卵形,长约15毫米,具短梗。种子多而细小,粉末状。
    [产地] 产于察隅、波密、林芝、错那、亚东、定结。生于山坡阔叶林、松林、灌丛或竹林下,海拔2100—2700米。
    [作用] 全草入药,含有伞形花内酯,具有明显的抗菌、降压、镇静、解痉作用;含有东莨菪素,具有祛风、消炎、止痛和祛痰作用,治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96.6%;含有芹菜素,具有抗胃溃疡作用;含有谷甾醇,具有降低血压和肝中的胆固醇作用;另外还含有芹菜素-7-葡萄糖甙和伞形花内酯-7-葡萄糖甙等。 最近报道:雪莲花具有强心作用,对动物情期子宫具有强大的选择性兴奋作用,这与临床用于月径不调、崩带、胎衣不下、终止早期妊娠等相适应;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壮阳补血之效;还可治疗炭疽病、中风、妇女小腹冷痛、肾虚、腰痛、遗精、阳萎、血热病引起的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采集] 冬、春两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采者名为“春麻”,质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即放入清水或白矾水浸泡,再用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
    [性味] 甘、平。
    [归经] 入肝经。
    [主治] 息风,定凉。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风等。 [用法]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 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选方]
    1、治偏头痛,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穷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十丸,茶清下,日三。
    2、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松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穷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
    六、冬虫夏草

    属麦角科菌类植物,又名虫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囊子菌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似如棒球棍状,长4—11厘米,不育柄部长3—8厘米,直径1.5—4毫米;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圆柱形,长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数子囊壳;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卵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一子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每一个子囊内有8个具隔膜的子囊孢子。 寄生为鳞翅目及鞘翅目昆虫幼虫,冬季菌丝侵入蛰居土的幼虫,吸收其营养,使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自幼虫体头部长出子座,露出土外,表面深棕色,断面白色,柄基部留在土中,与虫体头部相连。虫体深黄色,细长圆柱形,长3—5厘米,形状蚕形。
    [产地] 主要产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的比如、索县、当雄、嘉黎、丁青等地,昌都地区的察雅、贡觉、江达、昌都,山南地区的隆子、加查,林芝地区的米林、林芝、朗县等地也有。生长海拔3900—5100米的高山草旬和灌丛中。在云南、四川、贵州、青海等地也有少量生长。
    [作用] 冬虫夏草带菌体的虫体供药用。鲜草含水分10.84%、脂肪8.4%、粗蛋白25.32%、粗纤维18.53%、碳水化合物28.9%、灰分4.1%。脂肪中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82.2%)。主要的是含有7%的虫草酸和冬虫夏草素、维生素B12等。具有强壮滋补、降压、抗菌、止咳化痰等功能;可治肺结核、老年衰弱之咳嗽、虚喘、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病后久虚、神经性胃痛、食欲不振、筋骨疼痛等症。
    [采集] 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寻找,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
    [性味] 甘、温。
    [归经] 入肺、肾二经。
    [主治] 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用法]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 有表邪者慎用。
    [选方]
    1、治病后虚损:冬虫夏草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
    2、治虚喘:冬虫夏草五钱至一两,配老雄鸭蒸服。
    3、治贫血,阳痿,遗精:冬虫夏草五钱或一两,炖肉或炖鸡服。
 

上一篇:西藏植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更多西藏植物信息

微信WeChat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微信

Line线上咨询


西藏旅游攻略网Line

快速提问


你的旅行想法:
旅行日期:
旅客人数
(年龄在12岁以上):
年龄在2-11岁之间
年龄在2岁以下
姓名:
  • - 性別 -
  • 先生
  • 女士
即时通讯:
  • - 应用-
  • WeChat
  • Line
  • WhatsApp
  • Skype
电话:
* 邮箱:
正在提交中...
24小时内回复
您提供的上述信息将被谨慎地用于旅游安排、旅游创意交流或其他必要的目的。我们永远不会把你的信息卖给任何第三方。

为什么选择我们

  • 24小时内回复

    个性化旅行建议

    报价单

  • 100%定制旅行

    满意保证旅行计划

    灵活出行日期

  • 无忧假期

    私人导游和汽车

    全天候客户服务

Top